運用東沙島資源特性,強化相關遊憩活動設施,塑造以東沙環礁為主題之海洋渡假村
以下就東沙島發展生態旅遊之策略性作一探討:
(一)運用東沙島資源特性,強化相關遊憩活動設施,塑造以東沙環礁為主題之海洋渡假村。
島上風光仍然以軍事建築掩體為大宗,然因島上海風盛行,建物設施鹽化嚴重,鋼筋外漏,牆壁龜裂的情形比比皆是。將來東沙島的發展應結合當地地景資源,重整島上頹敗之建物,並整併軍事設施,集中化管理,以型塑戰地文化特色區;另外潟湖景觀環境亦須營造生態觀察及教育解說之環境,利用生態工法建設環境教育解說及觀察設施。現有軍事建物拆除改建成休閒渡假旅館,以提供美食、休閒遊憩等設備。利用海及珊瑚的主題規劃成休閒渡假村、海域活動及環境教育等多元機能渡假村,強化生態旅遊的意涵。
(二)改善島上生活設施,並解決島上的污廢水電問題。
目前東沙島上生活設施由海巡屬南巡局負責,已經針對電力設施擴增有250kw發電機三部,情況稍有改善;但是海水淡化設施的位置在島中央,並不理想,導致放流水的排放產生問題,加上設備不良,生產量不佳,因此島上弟兄僅以此過濾水烹煮食物而已,其他用水則幾乎仰賴地下井水,相當不衛生,因此建議評估海水淡化影響,選擇適當區位以調整放流水之排放位置,並擴充其產能以足夠島上將來發展觀光所需生活用水;妥當處理固體廢棄物;慎重選擇輸入貨品,進口容器限為可分解、可回收或可焚化的材質,從源頭進行廢棄物減量,無法處理的廢棄物仍運回台灣本島處理;舊有焚化爐目前僅焚燒醫療廢棄物,加上機型老舊不堪使用,故應爭取設立新焚化爐並向行政院環保署申請焚化爐補助經費;將來公共廁所位置應有適當考慮,以減少對於地下水及生活環境之影響。
(三)實施總量管制,發展小而美的精緻生態之旅
島嶼在物種和環境上有相當之脆弱性,因此東沙島未來發展觀光時,應特別注意生態環境之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問題。目前島上陸地面積僅1.74平方公里,扣除0.6平方公里的潟湖面積,可供活動之區域相當有限;目前島上守護人力近三百人,如果設施配置得當,含遊客人數應可增加到450~500人左右。配合遊客中心及渡假飯店的興建,控管房間數量在70間左右,提供質高量少的休閒海景套房,並導入休閒旅館管理機制,提高服務品質。
(四)儘速清除反登陸障礙物,強化遊客安全保障。
民國八十五年兩岸「飛彈危機」之際,東沙島上為強化防務,曾四處設置反登陸插、反空降插、刺絲和玻璃碎片等阻礙或阻絕性之反登陸障礙物。由於這類障礙物對於遊客安全威脅甚大,應該儘速在腐蝕成碎片前清除,目前南巡局駐島官兵已經針對刺絲網加以整理清除,然島上其他尚未清除之部分則有賴駐島官兵費心處理,以維護東沙島之整潔。
(五)改善海空交通設施,作為推動觀光發展基礎。
目前東沙島之運補作業主要分海運及空運,其中海運乃為物資運送之大宗,然現有東沙碼頭無法讓貨船停靠,僅以18噸等級的接駁船接送靠岸,並以人力搬運相當費時費力,未來東沙碼頭之整建,應考量生態觀光發展需求,及海流飄沙等問題,提供一最佳之解決方案。另外島周圍之消波塊,應檢討其適宜性,考慮吊除不當之消波塊以回復龍擺\尾之奇景。空運方面主要是以人員運送為主,分為軍機及民航機兩種,每週運補一至兩次;將來空運將是東沙發展觀光之主要交通工具,然機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劣化嚴重,加上溯望大月如逢暴雨將形成溢淹的情形,低漥地區水淹高度可達40公分,應設法改善。
(六)強化海域執法與相關配套,維護海洋資源。
目前東沙群島毒魚、炸魚情況仍時有所聞,為維護漁業資源與珊瑚礁環境,其海域執法必須予以強化。然單靠南巡局之岸巡人員實在力有未逮;據了解,東沙即將劃入保護區,海巡署即針對東沙海域之防務加以檢討,將來應強化海域巡防,如抓到不法人員,則將人員及違禁品押解回台灣;海域執法以臨海基線為基準向外逐步擴展至12海浬;加強雷達設施,如發現大量漁船集結至東沙,則出動海洋巡防總局艦艇驅逐;加強漁業管理、聯合國海洋法和海巡法之執法教育,強化執法人員素質。
(七)鼓勵民間投資,參與東沙永續發展事業。
環境管理的工作包羅萬象,不能完全依賴政府獨立支撐,民間或私人部門應該鼓勵其參與。最近幾年來,國內重大工程都採取民間興建營運,再轉移政府(Build-Operate-Transfer, BOT)之方式推動,東沙未來觀光遊憩應分析其利基,改善民間投資機制,以鼓勵民間之投資參與。
(八)加強國際認同與合作,確保東沙長治久安。
目前東沙在我國守軍駐防下,主權不容置疑。但我國仍應該盡可能落實「非軍事化」」的理想,爭取國際之瞭解、認同和支持,才能確保其長治久安。主要之策略如下:
(1)持續建構為國際級的「海洋保護區」,以爭取國際間更大之支持;
(2)調查研究海下文化資產,使東沙成為國際水下襲產研究中心和重要之海底博物館;
(3)開放國際人士對於東沙之研究,並鼓勵國內學者形成「東沙學」或「南海學」之研究風潮,並鼓勵其於國際刊物發表研究成果,以促進國際對我之瞭解和支持;
(4)由於毒魚、炸魚層出不窮,我國應考慮納入區域性論壇(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或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IUCN/WCPA)海洋資源保育和漁業工作組聯席會議中討論,共同解決區域性資源保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