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觀法草案看台灣景觀技師之催生淺談國外執業景觀技師制度

一、摘要

『景觀』一詞在台灣似乎常常被提到,尤其最近台灣極力發展觀光與生態城鄉,五星級的休閒渡假飯店對於景觀建築專業的需求殷切,然而,國內卻欠缺一套相關管制環境品質的法案,僅靠著都市計劃法的土地使用管制等相關法令是絕對無法控制三維甚至是四維的感性尺度空間,因此,景觀法的推動是刻不容緩的機制,這對於國內推動城鄉新風貌、水與綠計劃及觀光客倍增計劃皆有脣齒相依的命運,優質景觀才能帶動各方面的產業發展,對於國家總體競爭力亦不無影響。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景觀專業制度的國家,他在1901年首先於哈佛大學成立『景觀建築系』,在台灣眾所周知之『都市計劃系』還晚了六年才從景觀建築系分家出來,因此在百年的專業經營之下,美國在景觀建築的領域早已取得一般社會大眾的尊重與信任。反觀國內,卻常常是建築師引領國內各大大小小的景觀工程,因為,在其他產業來說,景觀規劃設計等於是副業,附屬的贈品,只要讓建築師設計建築物,景觀可以是陪襯的附屬產品,因此,景觀常常得不到正視,專業無法發揮,以至於台灣景觀惡質的情形相當嚴重,有能力的公司卻得到處借牌來做案子,不然就是一般非專業的工程顧問公司來濫竽充數,公司內部有無景觀專業人才還不得而知。

從國外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國家都已經發展出有關景觀考照制度或職業的規範,而且政府部門也有特定的景觀建築主管,暢通的升遷管道,有的國家層級甚至是一級執行官,業界的景觀專業則無論是技師考照制度,或官方審圖制度也都明確規定景觀專業的存在必要性,現在就連對岸大陸也在建築設計院進行景觀造園技術的研擬,急於建立一套景觀專業的體制,其原因無他,就是為了建立優良的都市或鄉村優質景觀,而且也可讓整個景觀設計品質得到一定程度控管。

國家的景觀環境攸關著國家競爭力能否向上提昇,唯有不斷提昇國家整體景觀環境,才能創造優質居住與工作環境,對於產業的發展,尤其對觀光休閒產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一旦國家整體環境美質提昇,將會刺激民間企業更進一步提昇其工作環境品質,國民鑑賞能力與環境敏感度也會有長足的成長。然而這些條件的達成勢必由政府立法帶頭做起,迅速通過景觀法,並進行景觀師考照作業,明確規範國家景觀職業範疇,讓景觀環境與市容品質深植民眾心裡,方是國家景觀甚至生態環境重生的契機,我們衷心期盼,景觀法立法能速速進入議程,促使相關專業技師考照與執業體制能有所依據,一方面對我國環境景觀的改善是一大助力,一方面也讓公共工程品質得以控管,並藉以加速台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關鍵字:景觀環境、景觀師、國家考試、景觀職業體制

一、景觀法概述
內政部為有效改善城鄉地貌及環境景觀,養成國民愛護及美化市容之習性,並促使各級政府積極改善都市觀瞻等不良問題,以提昇整體生活品質,研擬完成「環境景觀法草案」及「都市觀瞻條例草案」二種,於九十一年九月十日陳報行政院,並經行政院林政務委員於九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召開審查會議獲致將上開二法案整併為一法案之結論,案經內政部依照行政院林務委員審查結論,檢視「環境景觀法草案」及「都市觀瞻條例草案」條文內容,予以整併為一法案,名稱暫訂為「景觀法草案」,並於十一月二十六日邀及學者專家及地方政府研商竣事,並經行政院林政務委員於十二月三日、十二日及十九日密集召開三次會議,完成第一階段之審查,內政部為博採周諮,廣納各界意見,期使上開草案條文內容於完成立法程序後,可據以落實執行,爰特正持續召開相關研商會議。

景觀法為檢討台灣當前環境景觀品質不良之現象,是台灣獨特發展經驗下之綜合性產物。面對全球化激烈競爭同時,如何以更具開創性之思考,建構更強有力之策略與實施工具,以提昇整體生活環境品質與國民文化涵養,實為台灣欲掙脫轉型瓶頸,重建國際形象之重要關鍵。

景觀法即係為促使各級政府積極改善環境景觀不良問題,並養成國民愛護及美化環境景觀之習性,以提昇整體生活環境品質而制定,整理相關法條如下:
一、明定重點景觀地區內達一定規模以上之重大開發或設施,應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循土地使用或都市設計審議程序審查通過後,始得建築使用或施工、設置,以確保景觀品質,並明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審查期限,以及審查中遇有重大爭議無法解決時,得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調處之,以利執行(草案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
二、明定景觀改善計畫擬訂前,擬訂期間及擬訂後之民眾參與方式,以及景觀改善計畫擬訂後,應循土地使用或都市設計審議程序審議通過後,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發布實施,以利執行。(草案第十六條及第十七條)。
三、明定景觀工程在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規模以上者,其規劃、設計及監造,應由景觀技師或聘有景觀技師之工程顧問機構為之;至於建築師及其他相關專業技師,經修習景觀專業課程或參與景觀專業訓練達一定時數,並經中央主管機關甄審合格者,亦得辦理上開景觀工程之規劃、設計及監造業務,以維護景觀工程品質,並兼顧建築師及其他相關專業技師之執業權益。(草案第二十六條)。

初步檢視以上法規精神,似乎景觀法也照顧到既有執業建築師與技師的工作權利。且值得欣慰的是,我國在今年(95年)正式舉辦景觀高考,在官職行政體系佔有一席之地,也未我國景觀專業注入一記強心針,初步探討景觀高考內容共計六大項,詳列如下:
1.景觀學概論
2.景觀行政與法規
3.景觀植物學與景觀生態學
4.景觀工程
5.景觀規劃
6.景觀與都市設計

景觀高考的資格並未設限,即是開放有能力有專業之景觀專業者,可以進行本項考試試驗,進而取得專業資格,雖然今年名額僅有兩名,但是卻帶來景觀業界品質提升的機會。

二、台灣景觀現行執業狀況
對於從事景觀這一行業的人來說,台灣景觀執業環境現況與前景到底如何?這一直都值得我們關心,甚至討論的議題。
(一)教育與專業制度的缺乏
幾年前國內景觀相關學府相當少,然而近幾年卻有如雨後春筍般設立,這一現象也反映了市場的需求,因為求職人事欄每天都有景觀人才需求,但是學校有開設此一科系者卻不多,這一現象仔細觀察就能知道,原因是大環境並無暢通升遷管道,剛踏入社會的學子無法看到未來,進而萌生去意,據統計,一個班級能夠有三個人在市場上存活即屬不錯的成績,而這樣的人才留存率,是否會讓學校教授汗顏呢?

再者,由於目前人才需求孔急,一般工程顧問公司對於景觀專業也不甚瞭解,以為園藝、森林等科系也可以做景觀。因此,造成只要會美工設計的非專業領域者也都投入景觀一職,讓公共工程品質急速下降,然而,這樣的處境也需檢討我們的教育體系,因為執教者甚少景觀正統專業者,原因無他,國內並無景觀規劃設計相關的博士班,若需取得執教資格,景觀科系畢業學生幾乎都得轉行取得他種專業之碩博士學位,才能擁有教職,而這條路實在太曲折,造成目前景觀執業環境大都由建築、土木、園藝等科系博士執教,而非專業之景觀建築科系畢業之學者所執教,這也讓學生一畢業即缺乏競爭力,讓劣幣驅逐良幣,進而造成學生的夭折。

以政府組織來談,國內公務人員並未有此依專業者在執行業務,政府內部負責城鄉新風貌的人才幾乎歸屬都市計畫、建築甚至土木相關人才手中,其他有關業務也都整併於非相關專業人士手中,以致於每年畢業之學生僅能投入私部門的市場。

以市場導向來說,由於採購法規定公司負責人或計畫主持人需為技師、教授等職銜:這對於沒有景觀師執照的景觀從業人員僅能依附在建築師、土木技師甚至都市計畫技師等執業公司工作;一般能力較強者,則到處借牌,與一般技師與建築師保持良好關係,然此現象皆非常態,若以專業考量來說,對於景觀從業人員相當不公平,而且也讓景觀從業人員無法成為公司主要主管。

(二)政府法令闕如
目前國內景觀並無可供管制與參考之法規,現在內政部好不容易提出一套景觀法,並詳細載明景觀專業技師證照的必要性,這對於國內景觀無非是一大喜訊,我們可以想見,未來無論是私部門之飯店、餐\廳與其他遊憩區之開發有景觀專業人員的控管,公部門也因應大量景觀專業圖說審議,而專設景觀審議部門,任何圖說比照審議制度的方式管制,確實做到從上到下都有專業人員把關,對於我城鄉風貌不啻是一大助益。然而,景觀法的施行細則是否又會變質,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三)高階專業景觀人才的欠缺
國內目前景觀人才大都局限於大學部與少數幾間院所,由國外取得景觀碩士學位的尚屬少數,而這些高階人才也都掌握國內各大景觀產學界之要角,唯獨闕漏政府部門,以至於景觀制度的推動遲遲無法進行。

況且,以目前景觀師資來說,大都並非本科系來教授,各家生產學生素質不一,很難與以掌控,一般來說,欲培養優質學生,各領域專業師資相當重要,然而此一專業學門之教育體制似乎無法讓學生有較好的受教品質,造成學生一進入校園即需面對未來不確定等因素,幾乎進入業界者都屬極少數了,更遑論有景觀五六年以上經驗並已做過相當多實務經驗者。

景觀環境的需求是絕對的國際潮流,任何國家只要經濟許可幾乎都想要擁有優質之景觀條件的都市,就是這樣的環境需求與人民對優質景觀的期盼,造就景觀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市場對於高階景觀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一般學子能在景觀界撐個五六年,都屬相當罕見的事情,如何能留住人才也是要有一定的誘因才行!

(四)政治酬傭情形嚴重
現在不管大大小小的案子,依筆者所見大部分皆為立委等政治酬傭或一般顧問公司與地方承辦間不成文之約定,很少有專業考量或訴求是透過正常比圖取得技術顧問之服務的,而這些問題牽涉範圍極廣,包含我國之審議制度、採購法,提案計畫之撰寫人員與地方承辦之間是否超然等等都是環環相扣,很難能夠釐清!因此為求將來公共工程品質能有所增進,政府對於相關法規與防杜的措施宜應擬訂相關配套以為因應,除了景觀專業制度的建立,大環境的改正也是一大重點。

三、國外景觀執業環境概述
各國在景觀專業的考量上都有其一套可供參考諮詢的地方,未來若有時間必將收集更多國家施行狀況以供參考,茲針對以下幾個國家概述如下

(一)美國
美國景觀這一行業的結構較我國先進許多,除了專業景觀建築師執照可供簽證外,更具有專業之景觀施工業者之執照考試,設計者與施工者之間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共識。尤其法規的嚴密,有助於施工品質的提升,在每一個州各自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施工規範及業者資格甄試的制度與周全的工作規範,甚至幾個州還明令業主與顧問公司之間的權利義務,若有相關違規情事發生即吊銷執照。
而景觀建築師主要執業範疇幾乎涵蓋\有關生態或遊憩等專業知識開發之計畫,其實與建築師及都市計畫技師的職業範疇有一定的區隔。當地並成立景觀建築師公會,建立統一之合約範本,明確保障業者與顧客間的權利與義務。

(二)菲律賓
菲律賓目前也早有景觀建築師的考照制度,是東南亞國家當中最早建立景觀建築執照制度的國家。考照資格大都是大學以上建築系或景觀建築系的畢業學生,而政府中有獨立的單位負責景觀相關業務,考照單位為PRC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Committee),其中有景觀建築專業甄試委員會,負責兩項業務,其一是室內設計師,其一是景觀建築師的考選工作,考試科目如下:
1.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2.景觀工程施工(Landscp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3.景觀植物與栽植設計(Planting & Materials Design)
4.景觀建築通論與造園史 (Theory &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
5.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
6.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

(三)新加坡
新加坡則在具體工程事項載明須由景觀專業顧問公司所承辦,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部門在1970年代即已有『景觀建築師』之職稱,建屋發展局、園林休憩署、都市更新局等都有所謂的一級執行官,職稱為景觀建築師,因此工作人員有執業的尊嚴,被視為是專門技術人員。

(四)馬來西亞
吉隆坡目前所有景觀相關的設計不論構造物或植栽設計均需送圖審議,而且所送之圖管機關都要求業主盡量委託專業景觀顧問公司繪置,景觀專業有一定的組織及工會可供諮詢,執業體制上原則上仍相當有制度。

(五)日本
日本的景觀造園分成兩種,一種是顧問公司,乃經由合格考試的技術;另一種是傳統造園技術士,由考試鑑定之技術是相當具輩份,必須是在業界執業十年以上,考試內容著重在實務經驗與技術,而且有口試一項。合格之後技術士往往可以在大型規劃設計案中獨當一面。

四、結論
如果說環境品質的提升是大家生活努力的目標,那麼造園與景觀專業的業者就是第一線的戰士,如果不給這些戰士們正名,那戰士如何能為環境賣命?

台灣雖然目前尚未舉辦景觀建築師考照與簽證制度,政府在執行相關業務時也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地方,但是若在先前的步驟培育優質專業技術人才,經由政府相關部會短期培訓高階專業的種子人才投入市場,間接刺激產業界的發展,之後再經由正式的考照制度施行,一舉扭轉景觀專業的不足。

然而目前最重要的議題仍是景觀法制化,積極推動景觀法,讓景觀體制能有所依循。事實上,國內從事景觀的高階人才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大家所欠缺的只有一個較為健全的專業制度與法令,而這些制度與法令卻需透過你我共同的努力協助政府建立方能有效推行,如何建立從規劃設計施工等各環節之專業規範則有賴景觀專業界形成一工會團體,共同建立統一的合約與執業規範,以強化我國景觀業界的專業素養,邁向國際舞台的水準。

且為使景觀法能更為完備,我們衷心祈求那些撰法者以及修法者,一切以專業為考量,若再以十幾年前建築師換照的規矩辦理,恐怕到時候出來的是一大票看不懂圖的技師,如何審圖,如何判斷何謂優質景觀?台灣的景觀環境何時能夠翻身?恐怕又是另一波景觀環境的浩劫,再次凌虐我們寶貴的土地!

All rights reserved CoForest